第143章 尤长老(1 / 1)

阵问长生 观虚 2227 字 1天前

阵问长生_第143章尤长老_其他小说_顶点小说

书名作者

阅读记录

字号:小

第143章尤长老

“被窥视了?”

尤长老心头微微凛然,他站起身来,四处走了一圈,又外放神识里里外外查了一遍,仍旧一无所获,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:

“的确没人……”

“总不可能,真有老怪物盯着我吧?”

风雪停歇后的北渊,死寂如墓。

冰宫崩塌,九根擎天冰柱尽数断裂,碎块坠入深渊,连回音都未曾泛起。那点幽蓝火焰熄灭后,天地仿佛失了某种隐秘的脉动,连空气都变得稀薄而清明。始灯一灭,命轮彻底凝固,再无逆转之机。那些疯狂扑来的灯奴,在光柱落下的瞬间便化作飞灰,只余下焦黑的残衣随风飘散,像是无数未尽执念的遗书。

林小满跪在寒冰之上,掌心贴着地面,指尖仍能感受到阵法残留的震颤。她闭目良久,耳边却不断回响墨画最后的话语:“我不在长生,我在你记得的每一刻。”

她忽然明白老师从未真正离去。他的魂魄早已与命轮交融,成为维系天地平衡的一缕秩序。如今命轮闭合,他得以短暂显形,完成最后一击,也完成了对她的托付。

“你还记得吗?”

这句话,不只是对她而言。

白露收剑入鞘,脸上戾气尽消,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空茫。她曾为苏明心效力,斩杀过三十六位叛逃阵修,手上沾染的血比雪原上的冰还要冷。可此刻,她望着那片熄灭的火痕,竟觉得一生所求皆成虚妄。

“我……究竟为何而战?”她低声自问。

陈老默默合上青铜匣,星图已融入天穹,十二芒星悄然隐去,仿佛从未出现。他抬头望天,乌云退散,北极星清冷高悬,一如千年前的模样。

“先生说,长生是劫,不是道。”他喃喃,“可世人总想逆天改命,殊不知真正的‘不死’,是让信念传下去。”

三人静默良久,终起身离去。

归途无言。江流封冻,他们徒步南行,踏过千里雪原。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足迹,又被风雪悄然掩埋。途中再未遇袭,仿佛整个修真界都在始灯熄灭的那一刻陷入了沉思。

半月后,乾学州城门遥遥在望。

晨雾中,阵阁飞檐翘角,依旧挺立。碑前槐树新发嫩芽,几片叶子随风轻摆,其中一片脉络清晰,赫然浮现墨迹:

“你还记得吗?”

林小满驻足,伸手接住落叶,指尖微颤。

她知道,这不是偶然。这是老师的回应,也是世界的记忆。

三日后,执法殿使者抵达阵阁。

为首者乃苏明心亲信,手持玉符,宣读诏令:北渊封印已完成,始灯永灭,自此天下禁炼长生之术,违者以“逆命”论罪,诛九族。同时,阵阁被册封为“天下正源”,林小满受封“首辅阵师”,统辖诸洲阵修调度,有权调用执法殿兵力协防。

林小满跪地接旨,却不肯领冠。

“长生已断,人心未安。”她抬头直视使者,“若只靠律法压制欲望,不过是以锁链缚虎。真正该做的,是教人明白何为值得守护的‘不死’。”

使者沉默片刻,终点头离去。

翌日清晨,阵阁门前张榜三则:

其一,《九枢真解》全卷公开,凡有志阵道者,皆可入阁研习,不限门第、不论出身;

其二,设立“济世阵坊”,专为民间勘冤狱、镇邪祟、御天灾,阵师出行,持符为证,官府不得阻拦;

其三,创立“铭心碑林”,收录历代阵修牺牲名录,无论成败,皆刻名于石,供后人瞻仰。

消息传开,四方震动。

有人讥讽:“区区女子,妄图以阵法改天换地?”

也有人冷笑:“没了长生诱惑,谁还愿意修道?”

可不过三月,变化已然显现。

江南大旱,赤地千里。百姓跪拜山神无效,却见一名年轻阵师独登孤峰,布下“甘霖引脉阵”,七日后乌云聚顶,暴雨倾盆。乡民叩首呼喊:“活神仙!”

西北妖窟复苏,千年尸王破土而出,吞噬村落。三名阵修联手结“镇魂九宫阵”,以自身精血为引,硬生生将尸王封入地底岩浆。临终前,一人笑道:“我娘说过,做人要有担当。”

东海海眼暴动,巨浪滔天,渔船尽没。沿海数十阵师自发联结“归墟锁海阵”,日夜轮守,七日不眠,终平风波。事后,渔民抬来整船鲜鱼,却被婉拒:“我们不收报酬,只求你们教孩子识字,让他们将来也能懂阵法。”

林小满每日巡视各地传书,看得眼眶发热。

她终于懂得墨画当年为何坚持“阵法非杀伐之器”。真正的阵道,不在夺命,而在救人;不在掌控,而在共担。

可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

半年后,一封密信送至阵阁内堂。

信纸泛黄,边角焦黑,显然是从火中抢出。字迹潦草,却力透纸背:

“小满吾徒:

若你见此信,说明我预感成真。

始灯虽灭,但‘灯种’尚存人间。它不在北渊,不在冰宫,而在人心深处那一念不愿死、不甘亡的执念,便是灯种滋生的土壤。

我曾以为,只要毁去始灯,便可终结长生之祸。可后来我才明白,真正的危险,从来不是灯,而是人类对死亡的恐惧。

如今我感知到,已有七处地脉异动,疑似有人暗中收集‘怨寿残息’,欲重铸伪灯。他们不称其为‘长生灯’,而唤作‘续命lantern’,藏于市井,惑乱人心。

更可怕的是,他们已经开始制造‘活阵傀’以濒死者为基,灌注残阵之力,使其不死不活,只为执行命令。

此乃逆阵之道,悖天理,伤魂魄。

若放任不管,不出十年,又将重现屠先生时代的黑暗。

切记:真正的敌人,不是追求长生的人,而是利用他人恐惧牟利之徒。

望你坚守本心,莫让阵道沦为工具。

墨画留笔于闭关第七日”

林小满读罢,手抖如秋叶。

原来老师早知今日。

她立刻召集陈老与白露,将信件内容告知。

“活阵傀?”白露瞳孔骤缩,“那是比尸傀更邪的东西!必须铲除!”

陈老却摇头:“难。这些人藏身凡俗,打着医馆、义庄、养老院的幌子,表面救人,实则炼人。若贸然动手,反会被污蔑为滥杀无辜。”

林小满沉思良久,忽问:“《九枢真解》公开之后,可有人学成核心阵法?”

“有十七人通过考核,掌握‘灵枢共鸣阵’。”陈老答。

“好。”她起身,眼神坚定,“传令下去:组建‘巡阵司’,直属阵阁,专查各地异常生死之事。凡发现疑似活阵傀者,先隔离,再破阵,绝不许开杀戒。”

“可若对方反抗呢?”白露问。

“那就用老师教的‘反噬三叠阵’。”林小满淡淡道,“但目标不是人,是他们体内的邪阵。我们要救的,是被困的灵魂。”

三个月内,巡阵司分设七路,深入各州。

第一起案件发生在豫章郡。

一家名为“延年居”的养老院,收容百余名孤寡老人,宣称可用“古法养生阵”延长寿命。调查发现,院中老人眼神呆滞,脉搏微弱,却始终不死,夜间还会集体游走,布下诡异阵型。

巡阵司夜袭破阵,揭开幕布之下竟是七具老人围坐成环,胸口嵌着黑色晶石,正缓缓抽取彼此生命力,供养中央一盏血色小灯。

“这就是……伪灯?”一名年轻阵师颤抖着问。

林小满亲自上前,双手结印,引动“净魂归元阵”。

晶石爆裂,老人们齐声惨叫,随即倒地昏厥。三日后,陆续苏醒,泪流满面:“我们……我们只想多活几年……没想到会变成那样……”

林小满蹲下身,握住一位老妪的手:“你们没错。错的是那些欺骗你们的人。”

幕后主使是一名落魄丹修,自称“续命真人”,被捕时仍在狂笑:“你们懂什么?长生才是终极大道!我只是提前实践罢了!”

林小满未判其死刑,而是将其囚于阵阁地牢,强迫他每日观看被救者康复的过程。

“我要你亲眼看着,什么叫真正的‘延续’。”她说。

类似案件接连曝光。

荆州有富商以万金购婴童,炼制“先天阵傀”,欲打造不死仆从;

燕北有隐士建“轮回塔”,诱骗修士献祭寿元,换取短暂神通爆发;

甚至连执法殿内部都被查出两名高层暗中支持“续命联盟”,企图另立新灯体系。

每一次破案,林小满都亲赴现场,亲手拆阵,亲自治疗受害者。

她的名字开始被百姓传颂,不再是“首辅阵师”,而是“槐叶仙姑”因每年清明,总有一片带字槐叶飘落她窗前,无人知其来源,却人人相信,那是逝去的守护者在低语。

十年光阴,如江水流逝。

巡阵司已发展至三百余人,遍布天下。阵修不再是神秘莫测的方外之人,而是行走人间的守护者。孩童入学,必学基础阵识;官员上任,需通晓“民生防护阵”;就连市井工匠,也有简易“安居镇宅阵”流传。

林小满不再年轻,眼角添了细纹,鬓边染了霜雪。但她眼神依旧清澈,像极了当年站在碑前的那个雨夜少女。

这一日,她正在阁中批阅文书,忽觉罗盘轻颤。

她低头一看,那枚非金非玉的圆盘,中心“阵”字竟泛起微光,指针缓缓转动,指向东南。

“又有异动?”陈老凑近查看。

“不。”林小满摇头,“这不是预警……是召唤。”

她起身推开窗户,春风拂面,槐花香气弥漫。

远处山道上,一名少年背着竹篓走来,篓中放着一块残碑,上面隐约可见半句铭文:“……唯爱不死。”

少年抬头望向阵阁,眼中光芒灼灼。

林小满笑了。

她取出一片槐叶,轻轻放在窗台。

片刻后,风起,叶落,飘向来人。

少年拾起,怔住。

叶脉之上,浮现一行新字:

“你还记得吗?”

他喃喃念出,忽然浑身一震,仿佛某种记忆被唤醒。

他放下竹篓,对着阵阁方向深深一拜,然后转身走向市集。

当晚,城东贫民巷发生命案,一家三口离奇暴毙,尸体呈诡异阵型排列。巡阵司赶到时,却发现那少年已站在屋中,手中握着一根炭笔,在地上飞速勾画。

“别动!”带队阵师喝止。

少年头也不抬:“再晚一刻,邪阵就要完成,这整条街的人都会变成傀儡。”

众人惊疑不定,却见他最后一笔落下,地面阵纹猛然亮起金光,随即崩解。

“你是谁?”阵师问。

少年站起身,拍去尘土:“我叫墨叶,家住北渊旧址。三天前,一片槐叶落进我家院子,我梦见一位青衫先生,教我画这个阵。”

林小满得知此事,连夜赶至。

她看着眼前少年,目光复杂。

那眉宇间的倔强,那执笔时的专注,像极了一个人。

“你梦见的先生……长什么样?”她轻声问。

“看不清脸。”少年摇头,“但他对我说了一句话”

“什么?”

“他说:‘阵问长生,唯爱不死。现在,轮到你了。’”

林小满久久无言,最终伸手抚上少年头顶。

暖意流淌,仿佛时光闭环。

她转身望向夜空,北斗七星熠熠生辉。

风起,槐叶翻飞,轻轻落在她肩头。

叶脉之上,字迹流转:

“此身虽灭,信念不亡。

长生不在灯中,而在人心。”

验证码: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