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人月团圆
刘协点明是勋作诗,是勋就不禁一愣啊,心说糟糕,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!
照理说这种场合,他就应该预先有所准备,但这回还就偏偏没啥准备——他这阵子都忙着玩儿注经了,昨天才刚把《诗经》的后三卷也即大、小雅和颂的部分注完,把备份儿献给了曹操,正打算明天再去献给皇帝呢。虽说这年月会至深处,宴至醉处,往往都免不了要吟诗作赋,但百僚群集之际,只要自己不故意去出风头,哪会有人来找这一个六百石小官儿的麻烦啊?
曹操点名孔融,那很正常,一方面他跟孔融是旧相识,有交情,二来孔融那也是二千石的高官——汉官二千石是个坎儿,再往上就是三公九卿和亚卿,都算高官——陵郡来),按道理说各郡太守全都得由朝廷任命,无论州刺史还是州牧都无权插手,最多也就是试着表一表而已。但是今时不同往日,那些大权在握的州刺史、州牧们,所表的郡国守、相都能正经管事儿,相反朝廷派去的倒往往被地方实力派给轰回来。所以南阳太守一职,就应该是刘表的禁脔,而张绣虽然屯驻在郡治宛城,他的势力也覆盖不了整个南阳郡,大部分地区还是听刘表的调遣。
是勋献此一计,就是要给刘表和张绣之间插进去一颗钉子,使他们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互相嫉恨,到时候张绣可以名正言顺地吞并整个南阳郡,难道刘表就会视若无睹吗?就会主动避让吗?刘表肯干,他手下人也未必肯干哪。
终究南阳郡最南端的邓县,跟刘表所在的襄阳城就光隔着一条沔水,遥遥相望,张绣要是真夺取了整个南阳,等于手持一把利刃顶住了刘表的哽嗓咽喉!
曹操说那就这么定了,通知文若,让尚书台拟诏,拜张绣为南阳太守,由朝廷遣人去宣诏。是勋突然一拍胸脯站出来,也别劳烦别人了,不如便由区区来跑这一趟吧。(未完待续请搜索,小说更好更新更快!
ps:今天两更完毕。月票上了110了,谢谢大家,请继续努力,咱瞧瞧可能进前100不?